四马路之未来

虽然四马路与我们四人的各自成长和经历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交集,但是在做这个专题作业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如此靠近地去亲嗅四马路的生命气息。但是同时,在碰触四马路最为生动、最为柔软的血脉的同时,我们也深深为其明天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剧预感。

我们采访的将近十个职业当中,这些处于最为草根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展现他们生活的真实和生动的同时,也无不展露处于社会边缘的悲哀,无不流露出对将来的无望,对主流侵蚀的无力感。


对待官方的举措,他们感到无力——“如果政府要赶也没有办法……”(补鞋匠);面对时代的变迁,他们感到失措——“现在的年轻人会吃苦吗?”(冰淇淋小贩);面对他人的不接纳,他们感到失落——“这里的人也不会把你当新加坡人。”(中医按摩师);面对城市的规划,他们感到无奈——“我东跑西跑人家找不到!”(解签人)……

我们从这些人的话语里面,第一次真实地倾听到四马路在发出声音。这些声音不是官方文件的说辞,不是游客的喧闹,不是报章的铅字,不是艺术家笔下口中美化或丑化的文字或图像……而是我们真真实实走入他们的生活,尝试打开他们的心门,尝试与他们对话的结果。


这些声音除了讲述了四马路众生的真实故事,背后隐藏着的更是更深层的悲哀。在整个国家建构底下,这些小人物处在于怎样的位置?他们是否一方面是国家建构的一部分,一方面又是国家建构过程当中的牺牲品?他们的悲哀,其实我们在许多其它的新加坡地区曾经感受过的那种悲哀,作为一种前车之鉴式的预感一直时时笼罩在我们和我们的采访者身上。时代的变迁,方言讲古人消失了,写信佬消失了,五脚基行当消失了……现在,四马路上这些今天同我们交心的朋友们,什么时候会在时代的浪潮下、在国家的建构中消失呢?

我们是该默默地为他们祈祷?还是行动起来做点什么呢?
四马路的明天,但愿不是又一个牛车水……